1488822396_pickingupcover.jpg

書名:垃圾天使:清潔隊裡的人類學家(Picking Up: On the Streets and Behind the Trucks with the Sanitation Workers of New York City)

作者:羅蘋.奈格爾(Robin Nagle)

出版社:左岸文化出版

出版日:201728

ISBN978-986-5727-49-9 

世界存在著一種不公平,人們會讚揚警察打擊犯罪;讚美消防員打火搶救寶貴的生命,但人們卻很少稱讚清潔隊員為了維護環境整潔所做的努力。書中有句話說:「你不會天天被搶或者受困火場,但你一定會天天到垃圾」,可見清潔隊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且重要。但看似互動關係密切,事實上卻是有種落差感,或總是認為清潔隊員是社會低階層的象徵,從心底看不起他們。就連小孩子也會有這種反應:看到大人穿著警察、消防員的制服時,都會覺得英勇、帥氣;看到穿清潔隊員服的大人時,總會覺得平凡無奇、反光條十分俗氣。國小的作文課總會有提到自己未來志願的時候,一定不會有人說自己將來想當個清潔隊員。以上現象看起來沒什麼,但感覺頗有歧視的味道。

本書作者是名女性,透過成為一名正式的清潔員,深入體驗清潔隊員的生活種種,也藉此蒐集了些清潔局的歷史點滴。說真的女孩子做清潔隊員真的不容易,要很有勇氣才行,因為會時常碰到許多棘手的問題,而且再臭再髒的地方也要前往,不能有絲毫退卻。有時又要搬運非常重的大型垃圾,消耗龐大的體力。但這些狀況都不算什麼,作者說身處在眾多男性工作的清潔隊,常常會有男性隊員言語性騷擾或霸凌的情況,往往是為了工作敢怒不敢言。此外,也提到清潔隊員受傷或死亡的比率不會低於警察跟消防員。舉例:在隨垃圾車收垃圾時,隊員被後方酒駕或吸毒的人開車撞死;被垃圾袋裡尖銳的物品劃傷細菌感染;被大型垃圾壓傷;被垃圾車擠壓的垃圾袋噴出的化學物品灼傷或腐蝕……等等狀況。我記得書中有則故事提到有一次有個人把一顆保齡球丟入垃圾車中,清潔隨車隊員沒注意垃圾車壓縮垃圾的過程,被垃圾車壓縮而彈飛的保齡球擊中胸部,結果當場倒地暈厥,幸好駕駛機警,而後發現他不在垃圾車後面跟車,於是循原路返回,才看到隊友倒在馬路上,這件事是真人真事,絕無杜撰。看起來職業風險還蠻高的,偏偏前來應徵的人,就是看中此職業表層的穩定和安全。講到美國紐約清潔局應徵清潔隊員的方式,跟我們台灣差不多,先筆試後體試,體試要搬非常重的沙包,走上一段不長不短的距離,最後將沙包放置在指定的區域,算是有點難度但也最直接。書中還有一件有趣的事,就是有時在收垃圾時,常常會找到意想不到或有價值的物品,清潔隊員間以「挖寶」稱之。有撿到古鈔票、空氣清淨機、名牌服飾包包……等等,甚至是撿到錢都有可能,這些寶物有時擺滿整個清潔隊,有時年終還能舉辦個公益拍賣的活動。清潔隊員有時不只是清清垃圾,有時也會被要求駕駛垃圾車、掃街車,因此需要到駕訓班去考取大型砂石車專業執照,畢竟要駕駛龐然大物在街道上,還是需要些技術的。作者當然也去考取了職業駕照,並且將駕車經驗分享給讀者。他也提到了些內部制度問題、一些收垃圾的技巧及冬季要剷雪的相關事情,還蠻專業的。

書中也分享了清潔局成立前,紐約市容髒亂,垃圾、糞便隨處亂丟和堆放,陸地沒地方丟,就往海裡倒。到了夏天之時,便是人間地獄的開始,頓時整個紐約市臭氣薰天,沒有絲毫的新鮮空氣。周圍海域因垃圾嚴重淤積,孳生蚊蟲和細菌。因衛生習慣差,所以經常爆發大規模嚴重傳染病,每次都有好幾千人死於非命。政府後來才重視衛生這層問題,成立了清潔局,反應真夠慢的。當然並不是成立清潔局環境就變乾淨了,一開始清潔局制度鬆散,沒有所謂的作業規範,造成辦事成效不彰,最嚴重的是這個單位淪為嚴重貪汙的巢穴。經過一段時間後,由一名退休軍人---華林接手,將清潔局採用軍事化管理,才慢慢形成現在有條理、有體系的單位。看到這裡,真覺得人類是一種不斷更新自我的生物,經歷錯誤的過程後,會訂立一些規則以免重蹈覆轍,於是規則逐漸累積,造就現今的社會。

看了這本百科全書式的書,了解、學習到許多的事物,也讓我想起以前我國小時的事。那時我家是低收入戶,家庭算是非常貧窮,我爸因猛爆性肝炎在醫院九死一生後,救回了性命,那時他只能天天躺在床上調養身體,頓時家中經濟由我媽一人一肩扛下,她申請到清潔隊當代賑工(政府為幫助弱勢,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給予薪資),每天早上四、五點起床,去掃十條街道,掃到八、九點才能將工作告一段落。我每次上學途中,都會看到母親在街上掃著掉到國小圍牆邊地上的落葉,汗不停地從她的臉上滴落。當我跟她打招呼時,她總會藏起疲憊的情緒,用笑容和有力的聲音回應我,叫我上學要加油。現在想想我的母親真的很偉大。有時放寒暑假時,我也會去幫媽媽掃街,我都還記得那時矮小的身軀在拿大支的掃把時,非常難以施力,掃沒多久,就感覺超累的。我媽就會跟我說:「大支的很難拿,要好好讀書,以後找好工作,坐辦公室,拿好拿的小支的筆。」雖然這是激勵我向學的話語,但想想每個父母都這樣說,難怪沒有人未來志願是清潔隊員。還有一件事,我媽遇過掃到貓屍的事件,她把貓屍拿去埋葬,並燒了點紙錢,結果隔月發票就中獎了。她也曾遇過職場霸凌,五六人圍住她,想要打她,她也是一人打五六個人,還打贏,簡直就是女版葉問。我在想可能是當時候的她因家中情況變得比較勇敢和堅韌不拔。總之這本書勾起我滿滿的回憶,我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對清潔人員友善點,更不要把他們當成空氣人,因為他們所做的事雖然微小但卻偉大。

arrow
arrow

    阿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